

(通讯员 李晓彤 刘京慧 刁子玉)3月2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谢正辉做客数学与统计学院(以下简称“数统院”)第十五届数学文化节暨国际π节,于数统院309学术报告厅做《考虑人类用水作用和地下水侧向流动的陆面生态水文模型及其在流域模拟中的应用》主题讲座,讲座由数统院院长谢资清主持。
谢资清首先对谢正辉个人职位、求学经历、目前从事的课题研究方向,以及他所获的荣誉和成就作了简要的介绍。
讲座伊始,谢正辉和同学分享自己研究的课题,并简单介绍了课题小组的各种学术活动,并从水循环过程及陆面过程模式、考虑河流输水的河岸生态水文模型及其在黑河流域中的应用、包含地下水侧向流和人类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陆面水文模式及应用、考虑冻融界面变化的水热耦合模型、IAP陆面数据同化系统五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了中国的当今水文模型及实际应用。此次演讲通过水应用模型与数学的紧密联系,阐述了数学计算在模型中的广泛使用与关键作用,让大家了解到数学是如何在生态中发挥作用,数学又是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模型构建的。同时,谢正辉表示,大家应勇敢尝试,在数学应用方面甚至水文生态上发掘自己的潜力。
在自由提问环节,谢资清与谢正辉也就当下水环境问题进行了简单交流,表述了各自的未来猜想。针对16信息班李梦君提出的有关此类研究所需要计算机水平等问题,谢正辉从数据的处理办法、研究生应试的基本考察方向这两个方面进行解答,同时鼓励学生不要退缩,成才不只靠天赋,更靠勤奋。
人物简介:
谢正辉,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二级),博士生导师, 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副编(Associate Editor),Earth System Dynamics 主编(editor), Modeling Earth Systems and Environment、大气科学、气候与环境研究编委。1988年在湖南大学获硕士学位;1996年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所获博士学位;1996-1998年中科院大气所LASG做博士后;1998-2001年先后在美国田纳西大学及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助理教授及博士后;2001年回大气所应聘中科院百人计划-气候与植被的相互作用。从事陆面模式的发展,陆面水文模型与气候模式的耦合,以及陆面数据同化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现为中国气象学会水文气象专业委员会主任、数值预报委员会委员。主持完成97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5项,发表论文150篇、SCI论文9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陆地水文-区域气候相互作用》(科学出版社) 培养了20多位博士研究生毕业、3位博士后出站,其中6位成为教授、研究员(863首席1,青年千人1,百人计划2)。